我在1983年大学毕业后自告奋勇地去西藏工作。那一年几乎所有进西藏的毕业生都是按接到的通知,在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西藏办事处报到,然后再乘坐汽车经青藏公路到达拉萨。 本文将回忆那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全文分成雨过青海湖,登布尔汗布达山,风雪五道梁,终于又见树木,人在西藏五个片段登出。
我在八月十一日乘火车抵达西宁站,刚出车站口就看见了一个接进藏同学的牌子。这个点是西藏教育厅临时设置的,专门负责引导进藏的同学们到达格尔木的。 负责接待的是前几年进藏的大学生叫韩志鸿,他在西宁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订了一个房间作为临时办事处。由于这个接待站没有政府机构的功能,在那里报到的时间不作为计算工龄的依据, 所以韩让我们赶在8月15日之前去格尔木办事处报到,这样以后不但能拿到8月份整月的工资,还能多算半个月的工龄。韩志鸿很稳重,待人很热情,给我们讲了很多西藏的故事, 也讲了在藏族人面前忌讳说的话,比如他们不喜欢人家叫他们“藏民”,但可以接受别人叫他们“藏族人”。我当时身上带的钱不多,路上还要花,韩就叫我不要登记床位了, 晚上就住在他的房间里。那一天我在接待站遇见了另一个进藏的同学,他是四川人,叫罗郝晓,是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由于他登记的名字比较潦草,我一直把郝当作‘都’, 一路叫他“罗都晓”,到了格尔木后才搞清楚。第二天一大早,我和他到西宁长途汽车站买好了第二天去格尔木的车票,并在那里寄存了行李。 当时西宁到格尔木的最佳旅行方法是坐长途公共汽车,虽然路上要在都兰县城住一晚上,但途中好过;如果乘火车,要在德令哈过夜,那里晚上很冷,不划算。
我大学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同班的两个青海的同学约好了要在西宁接我,并给我留下的他们家的联系地址。这两个同学一个家住西宁;另一个住在民和县,位于兰州至西宁的铁路线上, 距西宁约100公里。我转乘去西宁列车的时间在旁晚,我上车前在火车站给那两位同学的家里都发了加急电报,告诉了他们我的车次。次日早上火车路过民和的时候没有见到那个同学, 在西宁出站后又没有见到西宁的同学。后来我到西藏后才和家在民和的那位同学联系上,他告诉我电报员没有在夜里把电报送到他家里,他收到电报时我坐的火车已过了。 他乘了下一趟火车赶到了西宁,但不知在哪里找到我,那次我们在西宁就没有碰上面。家住在西宁的那个同学被分在位于都兰县城的一个地质队,几天前他去队里报到去了, 他家收到电报后由他的父亲到车站接我,由于不认识我就没有接到。我通过电话和他家里联系上了,告诉了我住的旅馆。这位同学在都兰报到后又回到了西宁家里,正是我到西宁的第二天, 他立即就到旅馆找我。同学找我的时候,旅馆的服务员和我们搭上了话。这个服务员是一个中年妇女,当她得知我们两都是搞地质工作时,说话的口气很轻蔑, 仿佛当地质队员远不如她在旅馆当个服务员,我心里不禁暗暗觉得这人真是可笑。后来我随同学到了他家,在他家吃了晚饭。那天也奇怪,我在同学家里的时候,莫明其妙地流了一阵鼻血。 他的父母都是从当年上海来支援大西北的,见此情形就安慰我说这里海拔高,气候干燥,以后慢慢地就会适应的。我当时也吃了一惊,西宁的海拔高度只不过1800米, 要去的格尔木海拔高度是2700米,目的地拉萨的海拔高度是3700米,在西宁就流鼻血,到了拉萨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因为当时对西藏一无所知,对未来既向往, 又紧张不安。
13号一大早,我和罗郝晓就赶往长途汽车站,我们互相帮忙将行李搬上了车顶,随后就上了那辆长途车。那天和我们同行的进西藏同学还有几个湖南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女教师陪送。 其实这个女教师是公私兼顾,因为其中一个进藏的同学就是她的男朋友。这些湖南大学的人也怪怪的,一路上没有和我们搭话,后来到了格尔木也没有和我们交往。长途汽车离开西宁后, 沿着谷地向西驶去,不久就开始爬山。过了日月山口后,汽车开始沿着倒淌河河谷下山,青海湖盆地就渐渐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青海湖,那一天一直下着小雨, 湖泊和周边的草地在雨中显得格外美丽。青海湖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际,远处的湖面在细雨中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青海湖盆地里的草绿油油的,成群的牛羊在那里悠闲地吃草。 我的左侧在青海湖的南部,山峦叠嶂,山坡阳面的草和阴面的草的颜色有明显的反差,使得群山显得更有层次。放眼看去,波澜壮阔的景象比一幅巨幅画卷还美丽。汽车在青海湖畔行驶的时候, 我尽情地欣赏着那里的湖光山水,一路山观看着远处山上的牛羊。汽车在青海湖并没有停下来休息,但由于有人兜售青海湖黄鱼我们的车停了一下让车上的人通过窗户买了鱼。 汽车大约行驶了好几个个小时后青海湖才从我的视线里消失,留在脑海里的还是那里的美景。我后来又三次经过青海湖,其中一次是从格尔木到西宁的方向,两次专程到过鸟岛, 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不过后来那几次使用的都是专用的车辆,不像这一次是乘公共汽车,坐得高,看得远。
过了青海湖就是接连不断的山了。不过,这些山不像秦岭那么高大和陡峭。汽车经过茶卡盐湖后,又翻过了两道山就来到了夏日哈。它处于柴达木盆地的边缘,我第一次在那里近距离看见了沙漠。 约在傍晚的时候,客车到达了都兰县,我们在那里住一夜。我后来又在都兰县住过两次,都没有留下什么太大印象,县城不大,好像有不少树。我们同车上有一个在西藏工作的四川人, 他在青海湖买了鱼,到了都兰县城,我们帮他收拾了鱼。但这个人好像很精,让我们帮他处理鱼,连鱼腥也没让我们尝。
在都兰停留的那天晚上,我不知在什么地方把派遣证丢了,登记房间的时候还有,第二天早上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就是找不见。第二天一早,汽车就离开了都兰县城, 在山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了柴达木盆地。到格尔木的路是一马平川了,沿途都是平坦的戈壁滩,公路虽然算不上宽,但非常直。长途汽车以最高的速度在马路上狂奔, 终于在下午到达格尔木。我们将行李从长途车顶上卸了下来,现在已记不清当时是怎么把它们运到西藏办事处的院子里的。因为那天是星期天,办事处没有人值班, 罗郝晓就自告奋勇地去找人去了,我留下来看东西。过了一段时间,找来了办事处的办公室主任,她姓刘,大约有50岁左右,是山东人,很热情,态度也很好。因为我丢了派遣证, 刘主任就让我找出其它能证明身份的证件,我打开箱子,找到了户口本给她,终于算报了道,正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工作人员。报完到后,我们住进了办事处的招待所, 所有在我们前面报到的进藏的同学们都还在那里,等待着西藏政府 派来的车进藏。